當我們學習一門語言時,往往從最基本的詞彙學起,像是數字、顏色、食物……而「家庭」這個主題,則是許多英文學習者在初學時就會接觸的一個領域。但即使是語言程度不錯的人,一旦要詳細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員時,也可能會卡住,不知道該怎麼用英文準確表達。畢竟,不只是爸媽兄弟姐妹這麼簡單,還有像是「堂表兄弟姐妹」、「繼父母」、「同父異母的姐姐」這些複雜的親屬關係,連英文母語者有時也會一時搞混。
曾在波士頓大學擔任英文導師的凱瑟琳(Katherine Lewis)分享過一段經驗。某次她的學生在寫作文時提到:“I have a brother, but he’s not really my brother.” 凱瑟琳一開始以為對方只是開玩笑,後來才發現原來那是學生的「繼兄弟」——也就是父親再婚後對方妻子的兒子,兩人並沒有血緣關係。這讓她意識到,要幫助學生學好英文,不只是教單字而已,還要教他們如何清楚地表達那些生活中真實存在的複雜關係。
英文中最常見的家庭成員稱呼大家可能都熟悉,例如 grandmother(奶奶或外婆)、father(爸爸)、sister(姐姐或妹妹)、son(兒子)等等。但當我們進一步想要解釋「我媽的弟弟的女兒」,或是「我老婆哥哥的老婆」,這時就需要更多進階詞彙與觀念。
例如,「in-law」這個詞就是專門用來描述婚姻關係所帶來的親屬。Mother-in-law 是「岳母」或「婆婆」,而 brother-in-law 則是配偶的兄弟,或者也可以指姊妹的丈夫。這點在家庭聚會中特別實用。曾在芝加哥工作的律師湯姆(Tom Anderson)提到,他結婚後第一次參加妻子大家族的感恩節晚餐,面對一大堆陌生人時,他只能尷尬地用 "this is my wife's… cousin? Or maybe her sister-in-law?" 結果弄錯稱呼反而引起一陣笑聲。
除了婚姻關係,另一個常見的英文詞是「half-sibling」。Half-brother 或 half-sister 指的是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兄弟姊妹。這種情況在現代社會並不少見。像是好萊塢演員茱莉亞·羅勃茲(Julia Roberts)就曾在訪談中提到自己和 half-sister 關係親密,雖然她們只共同擁有一位父親,但感情卻不輸給一般的兄弟姊妹。
而若是家中出現繼父母或繼兄弟姊妹,就會用到「step」這個字。Step-mother 指的是繼母,也就是父親再婚後的配偶,與你沒有血緣關係。Step-brother 則是繼兄弟,即繼父或繼母的孩子。有趣的是,在英文中,這些關係雖然是「婚姻帶來的親屬」,但依然可以用一個字首來清楚標示。只要前面加上「step」,大家就能理解這不是血親。例如,影集《Friends》中的角色錢德勒(Chandler)就有一段對白是:「I have a stepfather who is a drag queen in Vegas」——這一句話清楚說明了親子關係與特殊家庭背景。
接下來要談的,就是最讓人頭痛的「cousins」,也就是所謂的堂表兄弟姐妹。在英文中,cousin 一詞可以用來涵蓋所有這類親戚,無論是爸爸的哥哥的兒子,還是媽媽的表妹的女兒,統統叫 cousin。但若要分得更清楚,就得進入第一、第二、第三等級的區分。
所謂的 first cousin(第一代表親)是指你與對方擁有共同祖父母的人。Second cousin 則是有共同曾祖父母的人。Third cousin 則是共同高祖父母。這樣的區分方式其實來自於對家譜的世代計算方式。舉個例子,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與前副總統迪克·錢尼(Dick Cheney)其實是 eighth cousins(第八代表親),只是彼此的家族發展路線早已南轅北轍。
但這樣的等級說明還不夠。英文中還有一個詞叫做「removed」,指的是世代的差距。如果你和某人是同一世代的,那麼你們就是 first cousin、second cousin 等等。但如果有代差,那麼就要加上「once removed(差一代)」、「twice removed(差兩代)」等說法。比方說,你的堂姐的女兒就是你的 first cousin once removed。或是你爺爺的堂兄弟,也是一樣的關係。
不過現實生活中,這些複雜的稱呼其實很少有人真的會用到。大多數英語使用者在日常交流時,通常會簡化處理。曾旅居倫敦的美籍記者艾米(Amy Wallace)表示:「我們家族聚會時,大家彼此都是 cousin,不管其實是 second cousin twice removed 還是什麼的,沒人在意這麼細。」她還笑說,她直到三十歲才真正搞懂什麼是 “once removed”。
學會這些家庭用語不只是為了應付語言測驗,它實際上有助於我們在人際關係中表達得更清楚,也讓我們在異文化家庭中更游刃有餘。想像一下,你在美國參加伴侶的家庭聚餐時,別人問你那位「戴眼鏡的年輕女孩是誰」,你可以自然地回答:「She's my wife's niece.」這樣的精準,不但展現你的語言能力,也讓人感受到你對這段關係的重視。
總的來說,雖然英文家庭稱呼體系看起來有些繁複,但只要掌握基本邏輯,加上一點生活經驗,很快你就能用地道的英文清楚介紹出自己的家族譜系。而當你說出 “That’s my stepmother’s nephew, so I guess he’s my step-cousin?” 這種話時,你不僅是在說一個家庭成員,更是展示了你對文化與語言交織的敏銳度。
留言
發佈留言